当文化的茉莉在盐阜大地悄然绽放,一场浸润人心的创新正加速蔓延。“茉莉花开·盐艺直达”行动是2025年盐城“茉莉花开”文艺直通车行动项目,主要包括“五个一”文化服务体系,即“一台好戏”惠民剧场、“一墙美展”流动画廊、“一堂匠艺”名家课堂、“一城记忆”非遗直达和“一室书香”阅动乡间,其中,“一城记忆”非遗直达和“一室书香”阅动乡间为我市独创项目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开展各类配套活动超300场,惠及超20万人次。从非遗市集里此起彼伏的赞叹,到工业车间中热烈激昂的掌声,再到农家院落内专注求知的眼神,优质文化资源正以“零时差”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,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动人的注脚。
机制破壁实现资源精准“零时差”配送
展开剩余80%凭借“五个一”服务和四级联动体系,盐城成功打破文化资源输送的壁垒鼎牛网,实现精准配送。“一台好戏”“一墙美展”“一堂匠艺”“一城记忆”“一室书香”五大模块,借助“菜单点单+订单配送”机制,把144项优质文化资源精准无误送到基层。在亭湖区黄尖镇的潮间带艺术村,盐城市美术馆馆长、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洪春为书法爱好者带来一场“一堂匠艺”名家课堂。学员小李感慨道:“吴老师教得特别认真,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,到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,讲解得清清楚楚,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。”而在盐都区秦南镇文化广场上的“一墙美展”流动画廊,集中展出的“水韵盐都 人文西乡”主题摄影展吸引众多目光。百余幅作品聚焦西乡水韵风光与人文百态,古朴建筑、民俗活动、百姓笑脸跃然画面,生动展现西乡历史底蕴与基层生活活力。
“市—县—镇—村”四级文艺助力体系充分激活人才资源,文艺名家和文艺志愿者纷纷下沉基层提供服务。德国雕塑及装置艺术家Roland Darjes,加拿大油画学会会员、油画艺术家蔡梅之,意云山艺术品牌创始人主理人刘富生等蜚声中外的知名艺术家,也参与到“茉莉花开·盐艺直达”行动中,向盐城基层群众提供最先锋、最时尚的艺术作品,连接盐城与世界。在潮间带艺术村,艺术家刘富生创作的《潮间听风》麦田装置作品,以潮间带的昼夜交替为灵感,用红蓝双色绸带谱写风的篇章,让观者从抽象形态中“听见”湿地的呼吸,引得村民纷纷驻足欣赏。一位村民好奇地问刘富生:“您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创作的呀?”刘富生笑着解释:“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,让大家重新发现自然与艺术的紧密联系,感受乡村独特的魅力。”艺术家的驻村创作,为乡村艺术发展持续注入活力。
全域覆盖多元场景绽放文艺之花
从乡村的麦田到工业车间,再到名人故里,文化活动在盐城各地蓬勃开展、硕果累累。亭湖区黄尖镇“一城记忆”非遗市集上,人潮涌动,热闹非凡。一位体验糖画制作的小朋友开心地说:“我自己动手做了小兔子糖画,太好玩啦鼎牛网,原来传统手艺这么有意思。”
滨海县将舞台搬进中国海油“绿能港”厂房,专门为一线建设者打造的群口快板《绿能港的“老牛哥”》,生动展现了建设者的辛勤付出,赢得阵阵掌声。工人赵大哥激动地说:“在车间里看到专门为我们创作的节目,心里特别暖,感觉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,干活更有劲了。”活动现场,滨海县文艺单位与企业举行结对共建仪式,将高质量文化服务直接输送至六家企业,同步举办的摄影展全方位展现绿能科技的魅力与城乡新貌。
在大丰区白驹镇狮子口村的“花里大丰·耐庵故里”主题文艺展演活动上,“一室书香”阅动乡间,大家围坐畅谈,从古镇的古韵今风、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的创作渊源,到八路军新四军在此胜利会师的热血征程,书页间流淌的文字与现场茶点香气交融。在多元文化体验中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。
长效赋能绘就振兴新图景
通过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方式,盐城有力推动文化惠民行动长效发展。全市推行“基础模块+县域增量”模式,亭湖聚焦国际艺术IP,不断引入新鲜艺术元素,让乡村与世界接轨;滨海积极探索“艺企融合”,为工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;盐都则深耕非遗传承,守护本土文化根脉。阜宁开展的“盐遇好书”作家共享会,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参与。一位参与者兴奋地说:“能和作家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,这种机会太难得了,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。”这种差异化的文化服务,精准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。
艺术的融入催生文旅新经济。潮间带艺术村凭借独特的艺术氛围,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,村里的民宿、农家乐生意兴隆,村民收入显著增加。滨海绿能港基地推动能源工业与文艺创作相互促进,助力“双碳”产业品牌升级。
如今,“茉莉花开·盐艺直达”行动已在盐城全面开花,极大丰富群众精神世界鼎牛网,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随着行动的持续深入,盐城的文化土壤将愈发肥沃,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不断提升。一幅文化繁荣、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加速铺展,未来,盐城将在文化的滋养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发布于:江苏省天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